中人2013银行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命题预测试卷 公司信贷 2024 电子书 pdf word epub 下载

中人2013银行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命题预测试卷 公司信贷精美图片

中人2013银行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命题预测试卷 公司信贷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中人教育·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命题预测试卷):公司信贷(2013*版)》特点:

其一,紧扣考试大纲,以重点试题和难点试题为命题方向,具有较高的研习价值。

其二,命题预测试卷以常考考点的变化命题为特点,在题型、题量上与真题试卷保持一致,真正符合真实考试的要求,增强试题的实际操作性,避免考生平时练习得分率高,真正考试却容易失分的情形。

其三,*考试真题实战演练,零距离接触考试真题,了解命题规律。

其四,试题配套答案解析,帮助考生巩固知识要点,学以致用。


书籍目录: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一)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二)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三)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四)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一)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二)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三)

公司信贷命题预测试卷(四)

公司信贷真题

公司信贷真题(一)

公司信贷真题(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司信贷真题(一)

公司信贷真题(二)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290道**真题+580道命题预测

  赠送考点讲义(含考点真题+考试要点+有声讲义)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0 23:42:48

    说得浅白实在,不过在雪峰老师的视频里已经涵盖了书里的大部分内容。要是有考博扫盲材料就好了。

  • 作者: ALEX小亲亲 发布时间:2017-09-27 14:11:12

    有的可以,大部分都是重复的废话,翻译太渣。

  • 作者: 雾中风景 发布时间:2020-01-24 23:26:35

    近百集的课程(讲课的大约50集,9篇课文精讲,其余听力音频),终于完成了。过后或可把打卡笔记一一上传(太烦就不弄了)

    三联中读的课,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在吸引用户的策略上花样繁多,但课程内容打磨不够,至少是信息容量不充实。有虚荣浮躁之气,不如豆瓣。(可能在“大众”层面必须如此吧)当然老师都是杠杠的哈。收获是有的,我也认真学了,也感谢三联用50块钱的返现,鞭策我如期完成了学习。日后还有待回顾和钻研。

    以上批评,一码归一码。疫情面前,我们都看到了三联作为媒体的社会担当,感谢。

  • 作者: uptown_girl 发布时间:2022-09-12 16:37:16

    作为一直崇拜的一位美国领袖,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拜读。时而感叹罗斯福宽广的知识领域,时而感叹他杀伐果敢的英勇决策,时而又感叹他极具感染共情的演说才能,值得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 作者: 肥多肉 发布时间:2021-04-01 11:17:37

    作为两位红色制服话痨型角色,把蜘蛛侠和死侍组个队绝对是个好的商业点子,这是漫威spin-off支线系列刊的起点,把历年个人刊上的蜘蛛侠和死侍相遇的故事作成的合集,两人交手大多都是死侍的恶作剧,换装这个点子也反复用了两次,虽然故事多少有点零碎,但画风一直喜人。PS.里面有3期杀手猴的故事,之前世图引进的死侍V2系列里面有,重温一下也不错,觉得不值得的,就不要买了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极黑的Hard-boiled panther,独一无二的浪漫

    作者:亲爱的猥琐猪 发布时间:2015-07-05 22:58:37

           我们是见过了许多名侦探,坐在安乐椅里娓娓道来的,手持放大镜遍察蛛丝马迹的,带着猎帽含着烟斗摆酷的,更有奇妙者,穿着一身晚礼服优雅神秘的,摆着一张臭脸主业卖书副业驱鬼的,蹲在沙发里怎么吃甜食也不会发胖的,人生目标是变成节能产品结果不小心陷入玫瑰色人生的,看上去是小学生实际是死神的……显然,作者们在创建属于自己的侦探时一定是倾注大量心血,侦探是作者的缩影,是读者的期待,是整个故事罪与罚的引导者与裁定人,是特定时代整个人类社会精神风貌的缩影——说侦探是侦探故事的灵魂毫不为过。反过来,一个故事是否出彩,当然很大程度取决于侦探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单从这一点近乎武断地来看,《黑猫侦探》系列无疑是成功的。

           我们当然也见了许多侦探小说、漫画、动画甚至插画的形式,日常的,本格的,变格的,新本格的,超本格的,后现代的,科幻推理交叉的,以及毫无推理却硬说是推理故事的……这其中,“冷硬派”三个字自然是如雷贯耳。即使你和我一样,并没有涉足太多雷蒙•钱德勒或劳伦斯•卜洛克的作品,在听到Hard-boiled一词时,依然能想象到灰蓝基调的钢架、笔直射向地平线的铁轨,上世纪50年代的繁华及灯火辉煌背后的黑暗巷道,枪、匕首与致命的追逐,烟、烈酒与肮脏的交易。你依然能在这类故事里看到那个经典形象,一袭暗淡却不失威严的风衣,一对肌肉紧实的臂膀,一张饱经风霜的扑克脸,以及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孤傲,严峻,残酷但不得不继续前进,混乱,纷扰,迷茫却不可不执著,这是冷硬派侦探故事独有的魅力,一旦入了戏,读者的灵魂马上会被紧凑的情节吸入字里行间,再也无法全身而退。虽然知道主角总该会化险为夷,在最后一刻逆转,或侥幸逃脱,但看的时候仿若过山车一般,随着人物的行动不时倒抽冷气,这,还是冷硬派的魅力。不用担心莫名的诡计,不必太过在意琐碎的伏笔,取而代之,顺藤摸瓜的行动至上原则替代了家访混搭演绎的静态陈述,在阅读时不仅不觉阻塞,反而增加了代入感,这,仍旧是冷硬派的魅力。

           再来说说人的动物化。这其实是个过大的体系,根据人的动物化,究竟能细分到何种程度,每种程度的代表形式,每类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一路想来只能悲叹自己不是专业对口,无法触及真相的核心。但我们都知道,从神话时代起,人类就喜欢把动物使用在每一种艺术形式中。动物与人的艺术联系里,程度较弱的是将人比作动物,这或许源于古老的图腾崇拜或氏族起源传说。进一步,人兽混搭的故事,又以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分为趋善或趋恶的,我能想到的一个对比是古埃及的神有许多是人兽混搭的,例如荷鲁斯和阿努比斯。还有地中海神话圈的潘神,北欧的人鱼女皇。再后来,人类似乎越发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独特,人兽逐渐丧失神性,反而倾向于怪兽化,例如塞壬海妖,弥诺陶洛斯,半人马,直至近代的狼人、熊人,似乎人性中渗入兽性反倒变得糟糕,是不纯粹的象征。程度更强的形式,是动物的人化,其中又大体可总结出两种,其一常见于童话、寓言,即动物依旧有着自己的习性与生活,只不过动物之间能像人类一样进行对话、动物和人也能进行必要的交流,三只小猪,大灰狼,龟兔赛跑都是这一形式,就好像人类将自己的行为投射到动物身上,达到更强程度的比喻目的。另一种形式则最强,即仅遗留外形特征的动物故事,这一类故事常常伴有强烈的暗喻色彩,动物们走上大街,长出人的四肢、躯干,做人类能做、会做的任何琐事,度过人类的一生——却顶着一头野兽的头。这一类的代表自然是《动物农场》。有趣的是,在侦探故事方面,最后一类的作品竟还不少,黑猫警长和鸭子神探都是童年回忆。

           开篇写了颇多似乎不对题的段落,现在一句话总结,《黑猫侦探》正是一部以动物人类化技巧表现的冷硬派侦探系列漫画。当然,这么一来,这个系列先天就拥有多重的表现优势。首先,全篇弥漫的冷硬气息几欲夺框而出让人仿若身临其境,看着背景灰暗的高楼,乌云密布的天际,茫然徘徊在街头的路人,就好像是耶茨笔下会写出的那些细腻的段落;其次,以不同的动物形象塑造角色,天然省去许多冗余笔墨,老鼠和蜥蜴先天让人不适,透着狡猾,猩猩和野猪则激发出一种鲁莽、冲动又轻浮的成见,犬类散发着固有的忠诚、老实的印象,猫科动物则有其犀利的风度。可以说在尚未开卷之前,光是预览几幅插图,你已经能嗅到不同角色的“气息”。当然,作者这么讨巧并不是单纯偷懒,从逐渐递进的剧情里能感受到,以兽喻人的精妙。最后,当然要回到故事的灵魂——侦探身上。光看书名,你会误以为主角是一只狡猾又讨巧的猫,猫总是给人孤立、自若、游刃有余又高傲的形象。不过,若翻开书读上几页,你就会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个侦探很“硬”,这里的猫并不是家猫或野猫,而更接近“大猫”,严格来说是黑豹。正如文中主角自嘲的一句“都说我们有九条命”,这只大猫的确是百折不挠,只要抓住一丝线索就毫不放松。如果只是如此,又不免单调。于是,在作者巧妙的布置下,我们还看到这只大猫多情的一面,风趣的一面,冲动的一面,以及像个大男孩一般稍显幼稚的一面。黑猫原名Blacksad,黑到极致的悲情,似乎注定这个系列逐渐沉重凶险的路线。译成墨萨德,多了一丝文趣,显得不那么悲苦。最后,当我们合上书,会发现自己已经爱上这个角色。作为系列第一部,墨萨德似乎正陷入愈发黑暗的深渊。最后一幅图,走在朝阳初升的大道上,他的内心和周围隐隐缭绕的雾气一般,对自己的前途抱持怀疑。但注意看,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裹足不前,而是一点点试图向着未知迈进。我就是在那一刻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喜欢这个侦探,知道未来无论有任何艰难险阻,这位硬汉,不,应该说是猛兽,都能挺得过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黑猫侦探》是一本成人漫画,因为里面也有不少并非儿童不宜,而是儿童理解稍微困难的部分。当然,尔虞我诈的反派们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但是我倒觉得这本书会讨孩子们喜欢的。毕竟,每个儿童都有一段渴慕英雄的时期。即使我们现在长大了,世故并熟稔,还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痴呆地笑,彻底地哭。那时,童年的我们会穿越时空跑过来附体。读这本书时,我也在某些地方笑,另一些地方紧张、焦急、愤怒,在某几段对白时感动,好像某种东西又在体内蠢蠢欲动。我喜欢墨萨德,正在于他兼具了成人的狡狯,侦探独有的锐利,以及孩童的纯真。作为系列的第一部,故事并没有因为人物的登场展开缓慢,反而有条不紊,正序里穿插着回忆与推测,以墨萨德为第一视角进行叙述,每一次的线索都在最后一刻引出新的脉络。全书开篇以一起女明星的死亡事件为引子,逐渐发展为一起牵涉上层黑幕的重案,甚至警方都无力涉足。墨萨德孤身展开行动,开始与未知的黑幕进行不懈的周旋。最后,结局干脆利落,戛然而止,让人迫不及待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冒险。与许多因为过分强调计谋及叙述结构而导致意味不明的侦探故事相比,《黑猫侦探》系列回归经典风格,反而给人久违的畅快感。

            我想,一股黑色的旋风正聚集着能量,蓄势待发。以野兽的姿态展现人类的境况,以冷漠的笔触勾勒世间的温情,以侦探的名义追寻真相的意义,现在我可以肯定,这些,就是墨萨德系列独一无二的浪漫。

  • 读后感

    作者:Onewing 发布时间:2009-11-03 15:06:31

      这是完整的读下来的第一本三毛的书,以前零散的看过一些文字,如沙漠观浴记一类的,但是我肯定是可以归类为“只看过很少三毛作品,并了解也很少”的那一类人。

       所以这里也只是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其实是无关“评论”二字的。

       这本书是三天读完的,在国大午正午安静的阳光里,填饱肚子拿着自习的书本跑到中文图书馆,然后在书架上翻出这本书,继续安静的读下去。

       因为书的内容也并不完全连贯,在我的观感里,前面都是三毛讲自己的感情,最开始几篇小文里是对父母的爱,对朋友,对世界的爱。后面大段大段梦境和现实,全是围着荷西转的,那已经不是当下这个“爱”字可以表达的感情。看到那些文字,想象着那个当时尚且是女孩子,签下婚约时以笃定“没有退路”的女子;那个在看不见丈夫的时刻,就会蔓延出无尽恐慌的女子;那个买了水果去海边,对着丈夫灿烂的笑的女子;那个抱着墓碑哭泣,而后又一遍一遍的刷漆的女子,几番感慨,甚至大为羡慕,只觉得仿佛世界上再没有人可以爱的这样纯粹,歇斯底里而又带着自成一体的优雅和从容。

       其实如果昨天写上面那段话,也就是没看后面三分之一左右的书的时候,可能会写得更为感性,记得当时自己还感慨过“就算现在给自己以三毛的心境,亦无那份境遇和幸运”,觉得那是一个,深情(这不很恰当,可我实在找不到词了)女子在大漠那样的环境之中创造的现实版童话。然而今天读到西沙两次拜访三毛之后的记录,突然明白所谓情深似海则可以把现实变成童话只不过是自己花痴一般的设想而已。她所获得的那些敬爱,做事情的从容有力,自然而然的得体和大方,当然不同于很多韩剧里面或世家或贵族一样的教育,却也一定有自己的经历和磨练。再读到后来她和沈君山的对话,更是全盘打翻之前的感受……她何止不单纯,她的思维简直清晰到彪悍。或许在我的认识里单纯和幼稚有几分接近。但至少我相信单纯的人在严密的逻辑思维推导下往往会很快的相信,而不是井井有条的拿着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作比对。以后若有机会,要再好好读读三毛生平方面的书,虽然还没开始看她的作品,却多少有点体会到为何那么多人称她为谜一样的女子了。

       只是想抹一把冷水,拍拍自己的脸,告诉自己不要做单纯一世亦美好一世的美梦。三毛,不,陈懋平,本身有着太多的强大,而笔名三毛下面,只是拿给大家看的,当然也是真实的,她痴情、无忌、我行我素而快乐从容的一面罢了。我们或许可以欣赏一个人的一个侧影,却绝不可能只拿一个平面画卷作为立体雕塑的目标。

  •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作者:徐江屏 发布时间:2005-04-29 13:45:10

    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好一陣子,一直沒敢多寫心得,怕一寫觸動了心頭上脆弱的神經,對老人形單影隻的處境湧上不可收拾的哀愁。有時整理書架,一眼望見台灣時報繁體版和北京三聯簡體版的《我們仨》並列,就只想見分別在封面及封底楊絳微顫的筆觸寫下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刻骨的心酸湧得人心疼。鼻頭一酸,眼睛就模糊了。硬忍著就是不讓淚流下來,一把年紀了,再這麼輕易就流淚,怎麼說都覺得「不要鼻子」。

    才剛讀了季季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上登出的〈九五楊絳〉,頭段裏寫到:

    新舊交替年間,照例給深居簡出的前輩文友打電話,閒談近況,兼賀新年。歲月一年年為他們添壽,卻也一年年減損他們的健康。有的前輩往事模糊,言語困難;有的則衰弱多病,時常臥床。九十五歲的楊絳,年齡最長,思路卻最靈敏,談起一些我們共知的往事,以及一些我所不知道的新事,一件件不疾不徐,層次分明。後來說到生活,問她是否仍吃得不多,她答:但也不少。迂迴、含蓄,標準的楊絳語法。問她是否仍每天在大院裡散步,她答:耳朵有點背,怕人家同我招呼沒聽到失禮,不出去了,但是每天在家裡走七千步。思慮周密,毅力堅忍,典型的楊絳性格。

    說楊絳一個人的生活有多精彩,恐怕是不可能的。但要說有多悲戚,相較於其曾經歷過的風風雨雨,為錢鍾書、錢瑗,這三個人的家庭所共同經歷的悲歡歲月,諸般體會,恐怕楊絳在窗畔燈下回憶過往種種,仍能笑得出來。那苦放在心裏,是對不能一起共同生活的遺憾,對楊絳先生這般年紀,總要看淡,才有面對明朝太陽的勇氣。否則鑽了牛角,淨往悲裏走,楊先生恐怕也沒能活到如此的年紀。

    雖然《我們仨》問市已經有好一陣子,仍能不時讀到新的書評或感想文字,讀著讀著,老覺得讀者反而比楊絳先生更傷心,更感懷於如此孤單的境地。那古驛道上的追逐,後來走失了,只留下老人孤單身影的場景,無論如何都把人逼得心酸起來,熱淚盈眶自是免不了了的。只是對照起楊絳在《幹校六記》裏寫被當成牛鬼蛇神的慘狀,楊絳居然還能輕鬆以對,就不免讓更加對楊絳的堅忍毅力,有更深刻的體會。而在清華讀書網中讀到署名雪中伊人所寫的〈走近《我們仨》〉,從讀楊絳寫到憶自己故世的父親,兩段懷想,幽幽的牽動起相同的情愫,引起我留意的,卻是文章一開始所引楊絳在《我們仨》中寫到的詩句: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一時好奇,覺得楊絳所引的這詩句必有所本,而句法與錢鍾書自撰的詩句不太相符(錢鍾書甚少用如此淺白的譬喻),查了一下資料,白居易有首題為〈簡簡吟〉的詩,最後兩句是:「大都好物不堅實,彩雲易散琉璃脆」,寫蘇家小女早逝的事。全詩如下: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針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菜樣,飄搖風袖薔薇香。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而楊絳所引的應該是引自《金瓶梅》第二十六回「來旺兒遞解徐州 宋蕙蓮含羞自縊」潘金蓮計唆孫雪娥羞辱宋蕙蓮,宋蕙蓮含羞自縊一節的題詩。想到這層淵源,頓生「好景不常」之慨。楊絳先生隻身孤影在家裏走七千步的身影,想來更寂寥了。

    也許楊先生不這麼認為,身為讀者,沒有如此堅毅的意志,只能在閒讀《我們仨》時,自淫在想像的溫情裏,慶幸自己享有的幸福生活。

  • 理性的激情

    作者:斗草根 发布时间:2009-10-07 23:34:24

    读这本书,你若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俯视,看到的只是一个痴狂的老头执拗地抱着没落帝国肌无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带着护短似的孩子气的观点;

    而当你委身相就于作者所处的世界大时代背景下,读出的就是一个固执的儒者,在无数华人精英们奋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静立一隅,冷眼旁观,孤寂坚守传统儒家文化,迎着来自外人的好奇目光与同胞的冷嘲热讽,蹒跚却又倔强独行的背影,以及洞透世情的老辣与火热纯净的童心兼而有之的思想。

    他的外型,干枯瘦削、暮气垂垂,一如晚清的落日,苍茫四合中不知明日是否还能升起;他的文字,尖锐处直刺骨髓、澎湃处意气飞扬。对西方文化利弊的独特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扬和推崇,对同胞们去亲就疏,去传统而就舶来的行为之痛心与责备,全都在这小小一本书中,通过其特有的“理性的激情”宣泄出来。

    他确实是个被遗忘的不合时宜的鸿儒,身上充满着太多的矛盾。痛批西方文化,却赢得西方人的推崇和尊重;极力鼓吹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却遭到同胞的嘲笑与唾弃……开卷有益,这本书的精华,不在具体观点,而在宏观态度和视角。当然,即便具体观点,也有值得拍案的精妙处,就看读者摘掉有色镜片,自己慢慢发掘了。

  • 爱是生命的救赎,也是绝命的子弹

    作者:田雪碧 发布时间:2020-06-10 09:35:58

    米佳饮弹自尽时,我的窗外正啪嗒啪嗒地落着檐上的积雨,夏蝉一浪又一浪,透过薄薄的纱窗,不知疲惫地在耳畔绕出迂回悠长的圈——似乎是米佳的爱情,纯粹、热烈、自然,总在幸福与痛苦的魔圈之中来回兜转。我合上书,关了灯,尽管无法理解米佳,但在黑洞洞的房间里,听着窗外风声厉厉,却多少有些体会到他的心情。

    无疑,米佳的爱是纯粹的,他把一切对于生活的理想都寄托在了爱情上,这爱情便是卡嘉。于米佳而言,卡嘉是“馨香的小雨”,是“洒下银辉的月亮”,是“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

    [他早晨醒来,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欢乐的太阳,……但他马上想起了一个名字,它既使他兴奋,又使他害怕,直刺他的心窝:卡嘉!朝阳闪耀的是她的青春活力,花园的娇艳柔媚来自于她的娇艳柔媚,教堂钟声的欢乐与谐趣洋溢着她的美丽与优雅,连祖先世代的糊墙纸都在要求她和米佳一起共同感受故乡农村的古代习俗,体验父辈和祖先在这座庄园和祖居里代代相传的生活。]

    在米佳的生活轨迹和思想意识里,卡嘉便是万物,万物尽是卡嘉,已然纯粹到容纳不下其他的地步,我们看不到他关于事业、梦想甚至于亲情的半点触动,从头至尾只有关于卡嘉的回忆和联想——对兄弟回家淡漠处之,不关心母亲的动向,没有理想与抱负,只是日日去邮局等待卡嘉的回信,不断在花园里、在床上、在黑夜中,疯狂地想着卡嘉、卡嘉……

    纯粹吗?再找不到比这更纯粹的爱了,但不消看完,我便能感受到它浓重的悲剧气息。人生如何能够只赖以爱情的养分?爱情是最子虚乌有的东西,也是最摄人心魄的自然力,将爱情视为生命全部的米佳不外乎两种结局:不是被救赎,就是死亡。

    很可惜,卡嘉救赎不了他,她不是万物,她只是她自己——一个有梦想的、虚荣的、现实的漂亮姑娘。比起以爱为生的米佳,卡嘉更像是这世间活生生存在着的人,虽然内心摇摆不定,但最终还是在爱情与面包之间选择了面包,她承受不起米佳这份纯粹得过了头的爱。而阿莲卡,更是用庸俗的五卢布和荒唐的肉欲,将米佳狠狠推入黑暗的迷雾,迷雾里是米佳对爱的困惑,和使他命悬一线的陡峭的悬崖:“听说您常常到苏博季诺去。那边有个神父在卖猪崽,价钱很便宜。是真的吗?”……

    谙熟自然之法的蒲宁告诉我们,爱是灵与肉的结合,也是心中根深的病态。当失去了精神上的爱,肉欲强大的力量吞噬米佳,不可控制的病态将他推向极端,唯有一死方可解脱。

    爱与恨、生与死、理智与感性、结合与毁灭,故事中的矛盾就像米佳最后一梦时黄昏的暴雨,响着突如其来的巨雷,铺天盖地地激荡着我的心。或许这便是蒲宁文字的魔力吧,即使如此地不认同这个以爱为生、碌碌无为、自取灭亡的米佳,如今,在滴着雨的、黑暗的小窗下,也能为他痛痛快快的一枪感到如释重负。


下载点评

  • 差评少(739+)
  • 方便(874+)
  • 体验好(6410+)
  • 微信读书(384+)
  • 还行吧(4510+)
  • txt(748+)
  • 好评(745+)
  • 内容完整(887+)
  • 无多页(5510+)
  • 内容齐全(588+)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29 12:38:33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5-29 12:40:4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宫***凡: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5-29 14:13:0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饶***丽: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5-29 12:32:3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蓬***之: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29 13:41:24 )

    好棒good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29 12:38:4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沈***松: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29 12:38:39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马***偲: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5-29 12:41:01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游***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5-29 13:58:0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通***蕊: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5-29 12:36:0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同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的书籍:


同 “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 的书籍: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